日前,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《關于2022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》,公布61處試點建設的濕地公園通過國家驗收,潁泉區泉水灣濕地公園名列其中,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。
安徽潁泉泉水灣國家濕地公園于2016年12月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開展試點建設。6年來,我區遵循“全面保護、科學修復、合理利用、持續發展”的方針,積極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、科研監測、宣教展示、管理服務等系列濕地項目工程。目前,泉水灣濕地公園呈現出生態環境明顯改善、濕地生態功能明顯提升、綜合效益明顯呈現的良好局面,為提升全民濕地生態保護觀念,濕地公園建有規劃與濕地展示中心、動植物科普館、濕地學校和水生植物科普園、 六一文化廣場、濱水廊道、空中棧道、月季迷宮等多個室內外科普宣教場所。
安徽潁泉泉水灣濕地公園屬于永久性河流、洪泛平原、運河/輸水河濕地類型,濕地總規劃面積587.76公頃,濕地面積387.05公頃;通過監測,濕地公園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57種,鳥類167種,魚類54種,兩棲類動物7種,爬行類12種,目前已成為皖北地區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棲息地。
潁泉區將以此驗收通過為契機,充分利用泉水灣濕地公園濕地資源和潁泉文化資源,積極推進潁泉生態和文化融合發展 ,拓展潁泉生態旅游,繼續推動泉水灣濕地公園建設成為生態系統完善、生物多樣性豐富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目標,帶動鄉村振興,實現濕地公園的社會效益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融合發展。